火器督造处、兵甲督造处新修建的钻床工坊已经建成,位于南河北岸。两个督造处各有一个钻床工坊,互不干扰,每一处工坊都有数十间房屋,以高大院墙围绕,在这边还有一些墩军把守。

王家庄管队官魏汉从各处军户中,招募了三百多人手,另外谭晓大、徐乐也调集了一些工匠过来,很快这两处钻床工坊就开始投产了。

如今已经开春,南河已经全面解冻,河中的水流也算端急,在上游,陈勋招募民夫用了十几天的时间修建了一座简易大坝,算是可以暂时满足水力钻床的需求,将来再逐步完善这座大坝。

这一天,刘衍在陈勋、魏汉、谭晓大、徐乐的陪同下,来到南河沿岸,视察这两处水力钻床工坊。

在河边不远处便是两座规模不小的院落,这两个院落在面临河岸的一面,并没有院墙,而是直接安置了若干个水力钻床。刘衍在众人的簇拥下进入院落,看到了一具庞大的水力钻床,一个木石制的简单机械,就安置在河边在水流的作用下,石盘便带动钻头缓缓旋转前进。

这水力钻床看上去很简单,但优点却很明显,钻头钻管、的时候永远不会累,而且可以保持固定的精度与质量。不像人力或是畜力操作那样,因体力与精力的原因出现偏差。

而且刘衍在观看了兵甲督造处的工坊时,只见那些水力钻床已经被改造了一番,钻头的位置换成了砧台和固定的榔头,钻床在水流的带动下,通过齿轮和活杆带动榔头不断上下运动,敲击砧台,实现稳定的输出,用来打制铠甲的相关铁制部件。

如此可以大大节省人力,毕竟机械的力量不会衰减、大于人力,而且稳定可控,效率也大大提升了。

按照刘衍的估计,就这简单的水力钻床,比起人力、畜力来,工作效率至少提高了几倍,一个工匠还可以同时照看几台钻床。如果以后有机会改进,或许一台水力钻床的效率更可以提高十几倍。

当然,这种水力钻床也是有缺点的,便是成本较高,操作时也经常需要更换钻头,根据一旁谭晓大和徐乐的介绍,这水力钻床成本与工作效率是一对一,不过刘衍看来这还是值得的,毕竟能用银子解决的问题,都算不上问题,现在还是以效率优先。

比起将来的大量生产鸟铳、打制铠甲部件,这些成本是刘衍可以承受的。

而且以刘衍目前的情况而言,对燧发鸟铳的需求量庞大,光是新军将士的装备就需要三千余杆鸟铳,每日操练下来,还会消耗不少的鸟铳,日积月累之下,鸟铳的产量就必须稳定、持续,这样才能供应得上。

如今灵山卫的工匠也是缺乏。机械的推广并不会出现抢夺工匠饭碗的问题,反而可以让这些工匠学习到新的本事,双赢的局面。

看着这庞大的水力钻床,刘衍赞叹不己,而后问道:“谭主事,用这钻床钻取铳管,多少天可钻取一根铳管?”

谭晓大略略估计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明末大军阀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窝火小说只为原作者东仙轩辕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东仙轩辕并收藏明末大军阀最新章节第七百九十一章 转攻为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