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即墨营管辖的各地普降大雪,气温在短短几天之内骤然降低,仿佛一夜之间进入了极寒之中。

此时已经有山东各地的流民途径灵山卫和鳌山卫各处,在新军各部将士的引导下,纷纷前往各处的安置点,经过登记造册后,灵山卫和鳌山卫便增加了一万六千多户、五万多口人。

同时,经历赵民带着一帮文吏梳理了灵山卫和鳌山卫的军户百姓人口,准备更新两卫的军户黄册。

不过紧随而来的便是巨大的压力,刘衍眼看着寒冬已至心中焦急,立即下令把提前囤积的钱粮调拨到位,从周边的州县尽可能多的购买御寒衣物,然后运到各处安置点就地分发,绝不能出现大规模冻死、饿死百姓的事情发生,否则刘衍必将严惩不贷。

灵山卫城北,中千户所下辖的逄猛镇巡检司外,指挥使陈勋亲自在这里,这是灵山卫规模最大的一处安置点,周围架设了十几口大锅,正在煮着热汤或是热粥,一哨新军将士正在努力维持着秩序,为近千流民分发食物和御寒衣物。

此时风雪稍小,但是却依然寒冷,等待赈济的百姓被这样的天气冻得瑟瑟发抖,一些体弱的妇孺更是脸色铁青,身体孱弱得摇摇欲坠。

指挥使陈勋在巡视的时候吓了一跳,急忙命人将这些体弱的妇孺集中起来,先行送进逄猛镇巡检司去安顿,生怕再拖下去会闹出人命来。

此时刘衍已经派人给赵民传令,将陆续收容的流民分摊到灵山卫和鳌山卫各处安顿,也就是说,以后灵山卫这边还会有源源不断的流民迁徙过来,这么多的新增人口,顿时给指挥使陈勋以下所有官吏带来了天大的压力。

再加上刘衍下达了死命令,给每一处安置点都规定了“死亡指标”,一旦在规定时间内死亡的百姓人数超标,那自指挥使陈勋以下所有人都要被罢官,死亡百姓如果再多些,说不定还会有人掉脑袋,所以指挥使陈勋等一众官吏打起了十二分精神,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怠慢。

指挥使陈勋一面倾尽府衙所有,在灵山卫城和各处千户所、百户所周围搭设房屋,还在灵山卫各地的村落、火路墩、屯堡处修建房屋,尽可能的容纳新增的百姓,而且还号召灵山卫的商贾捐钱捐物,或是出力,大家一起渡过难关。

据说商会会首王靖也冒着严寒到了王家庄堡城外的安置点,带着一众商贾捐银子、捐物。

为此指挥使陈勋也是将众义商一一记录下来,然后上报刘衍。刘衍得知之后很是高兴,直接将这些义商的花费全部报销,赢得了内外一片赞誉。

此时在排队的人群中有父子二人,一个老汉名叫沈东,青州府人,家里的存粮都被当地官军抢走了,短短几天,家中久病卧床的发妻便冻饿而死。没办法,沈东便带着十九岁的儿子沈文逃了出来,一路乞讨、采集,甚至父子二人还昧着良心抢了一些食物,这才或者到了灵山卫这边。

“爹,前面人不多了,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明末大军阀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窝火小说只为原作者东仙轩辕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东仙轩辕并收藏明末大军阀最新章节第七百九十一章 转攻为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