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中旬,入援大军抵达宁远前屯卫的沙河驿。

明军各路将士从沙河驿的堡垒外经过,一路向北挺进。刘衍策马走在这块土地上,一般荒芜苍凉的感觉迎面而来,心中还有一股难以言说的悲壮豪情。

自万历年间满清崛起以来,大明多少将士在此处血战?这些将士前仆后继,不断倒在这片土地上,众英烈的尸骸,就埋骨于此,只为捍卫华夏疆域不失。

苍凉的辽东地区,华夏先民在这里演绎了多少惊心动魄的故事,这片苍凉的大地,又流了太多忠义将士的血。

辽东留给后世印象最深的,便是一望无际的黑土地,不过那只是在辽中,不是这块狭长的辽西山地。而且眼下小冰河时期,也没有所谓黑土地,怪不得满清占据辽东大片土地,也无法养活自己的国民,不得不接连入关劫掠。

自从进入辽东以后,给刘衍印象最深的,就是此地火路墩和屯堡数量之多,辽西丘陵山地起伏,建立烟墩优势得天独厚。

辽东镇火路墩的修筑,在大明九边各镇也是居于首位,是名副其实的三里一墩,五里一台。而在山东各处,只是五里一墩,十里一台,甚至在山东腹地比这还要稀疏。不过到了现在,辽东各地许多墩台都荒废了,只余一些残基在此。

荒废,又是刘衍的印象,境内各处堡地,大多破烂,官道残破,真不知道每年数额巨大的辽饷花到哪去了。

刘衍身边的苗绍、许铭、荀景云等人看了一路,此时也是愤愤不平。

苗绍说道:“朝廷每年发给山海关、宁前的粮饷都有几百万,如今就剩下这些破烂的城池?听说辽东现在只余八大堡?这么多的钱粮要是给咱们青莱镇,不说别的,至少新军的兵力能再扩充一倍。到时候别说的平定李自成的流贼,就算是出关收复辽东也是指日可待!”

许铭也附合道:“就是,国朝大部分粮饷都扔在了这里,可还是挡不住贼奴从别处入寇,这么多年了有什么用?要我看,朝廷应该将辽饷裁撤部分,用来打造精锐野战兵马,如此才能扭转眼下被动挨打的局面!”

一路行军来,青莱镇各营都指挥使的议论就没停过,监军张若麒与马绍愉也曾几次听到,但是二人都是人精,知道刘衍不是省油的灯,二人开罪不起,便只当不知。

此时刘衍听了苗绍、许铭的话,也是感慨万千。

其实辽东问题不是简单的钱粮供给问题,其中有着极为复杂的政治及利益考量在内,便是张若麒及兵部众人,每年能从中分润多少好处?以吴三桂和祖大寿等人为首的辽东将领集团每年给朝廷百官的“孝敬”就有百万两之巨,所以对于辽饷,张若麒、马绍愉等兵部官员也是支持的。

至于别的军镇将官虽然抱怨不平,不过辽东众将并不好惹,再加上兵部的偏袒,所以辽饷之事便年年如此。

刘衍其实也认为关宁防线,消耗的国力财富与它的效用不成正比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明末大军阀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窝火小说只为原作者东仙轩辕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东仙轩辕并收藏明末大军阀最新章节第七百九十一章 转攻为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