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礼进入堂中后刘骏还是忍不住试探的问道:“先生是如何看出在下身份的,在下心中着实有几分好奇?

范畴笑了笑道:“你们在进入院中之时,是谢小友打开的栏门,而阁下却很自然的先一步进入院中,故而你们二人的关系虽自然却不似寻常友人,谢晖又出自金陵谢氏,所以推断出阁下出身必在金陵谢氏之上,而金陵城中在阁下这个年纪有如此地位的人寥寥无几,再加上这几日江对面唐军的动态,所以阁下身份自然也就呼之欲出了。

想不到此人观察竟如此细腻,刘骏闻言也不禁暗自佩服。

于是继续道:“那先生可知在下此番来意?

范畴闻言也不马上回答,给二人慢悠悠倒了一杯茶才解释道:“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在君,敢为阁下又该如何应对呢?

刘骏听出了范畴言语中的考校之意,没有直接把话说死,不由心中暗喜。

“先生之言,天时、地利、人和何解?

③喜欢看茕茕先生写的帝王的沉沦_第11章 草庐、隆中奏对吗?那就记住窝▸火小说的域名woohuo◉com③(请来窝▸火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天下纷乱,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经过长时间的兼并,各国的存在更是早已深入士民之心,土木堡之败,割让江北十四州之后,南唐更是国力大损,仅剩江东一隅之地,已是独木难支,此为不占不占天时。

江东十六州南与吴越交恶,连年征战,西有强魏,北与周国划江而治,无论是南方瘴气,还是蜀魏强关,还是北伐中原,皆无地利之优。

况且贵国如今朝廷内部争权夺利,政令不一,州县各地更是揭竿而起、民不聊生,有的地方甚至已经到了易子而食的地步,可谓毫无人和可言?

说到这里范畴似乎是想了什么,忍不住继续道。

依我看长此以往南唐灭亡不过是时间的早晚罢了,早点投降,百姓兴许还能过上几天好日子,除非是秦皇汉武再生,否则如今的南唐恐怕是神仙难救,我这把老骨头就不跟你们瞎折腾了。

折腾来,折腾去,到头来苦的还不是百姓。

说完范畴幽幽一叹。

听范畴语罢,谢晖的起身就要辩驳,其实要不是顾及二人旧识,谢晖根本不会听范畴如此当面贬低南唐,让他把话说完,可他刚要开口却被刘骏一个眼神死死挡住。

随后刘骏正色道:“先生怎知,朕就胜不过那秦皇汉武?

简简单单的几个字,言语间却充满了自信。

范畴闻言也是心中一怔,随后认认真真打量起刘骏,横眉剑目、言语处变不惊倒是有几分人主之象,况且能当了质子又回国的,从古至今就没有几个没有手段的。

况且如今自己已是五十有三,难道真要把自己这一腔所学都带到棺材里去吗?错过了这次,自己这一生恐怕就再难有机会了,想到这范畴心中已经有了几分意动。

就在这时只听刘骏又道。

先生当知,九州纷乱,至今已有数百年之久,而天下大势,分久必合此为天时。

江东之地,虽有强敌,却也有弱邻,西楚马殷年事已高,储位不决;荆南的高氏兄弟更是以强盗立国,如此之地,乃天予之,难道不是出兵的不二之选吗?

范畴在心中暗自考虑,能审时度势,准确判断形势,倒也像个英主。

至于人和,与其说百姓恨的是朝廷,不如说百姓们更恨大周,在外部压迫之下,内部的一切矛盾不都会迎刃而解吗?

不知先生觉得朕说的可对。

待刘骏最后一句说完,范畴却感觉并不是很认同:“你口中所谓的人和,不过是愚民之道罢了,如此惑民,不知阁下作为君主可有仁慈之心。

解释了这么多,范畴还是这份态度,刘骏闻言也有些不悦便起身一字一顿道。

“仁慈是盛世才有的,而乱世当用重典,三年了,如今朕手中亦有十万甲兵。不知先生做何选择?

说完刘骏转身背过手去等着范畴得回答。

范畴闻言一颤,知道自己今天若再是拒绝,恐怕就得命在当日,只好躬身一揖到底到:“臣范畴,拜见陛下。

刘骏听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心中自是一喜,赶忙把范畴扶起,随后与范畴讨论起了如今的局势。

在得知谢晖此次来意和金陵形势后,范畴建议道。

既然如此,不妨我们兵分两路回京,左右从采石到金陵也不过四五日的路程,再在下关会合从金华门入京,如此也能以防万一。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帝王的沉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窝火小说只为原作者茕茕先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茕茕先生并收藏帝王的沉沦最新章节第34章 王谢之交